「黔物志」贵州芭蕉家族新增成员——习水自然保护区发现黄苞芭蕉
「黔物志」贵州芭蕉家族新增成员——习水自然保护区发现黄苞芭蕉
「黔物志」贵州芭蕉家族新增成员——习水自然保护区发现黄苞芭蕉
5月29日,记者从贵州省植物园获悉,科(kē)研人员在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国家重点保护(zhòngdiǎnbǎohù)植物调查工作中,发现(fāxiàn)了(le)芭蕉科植物新纪录——黄苞芭蕉(Musa huangbaoia)。这一发现为贵州芭蕉家族增加了新成员。
去年以来,习水(xíshu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贵州省植物园科研人员联合在保护区内持续开展珍稀濒危(bīnwēi)植物调查(一期)专项调查工作。调查过程中,科研人员偶然发现(fāxiàn)一种形态独特的芭蕉科植物。经仔细鉴定,并咨询相关植物分类专家学者,最终确定其为黄苞(huángbāo)芭蕉,该物种此前在贵州并无记录(jìlù)。
科研人员在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fāxiàn)的黄苞芭蕉。
专家分析,习水(xíshu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大娄山北坡与四川盆地南缘的过渡地带,区内出露岩层主要为红砂岩,超深切割地貌(dìmào)内与常绿阔叶林构成了绿树红岩、峡谷林深的独特(dútè)红层地貌森林景观。正是特殊的地貌,使黄苞芭蕉(bājiāo)这一奇异的植物得以保存。
习水(xíshu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良好,山体高大,符合黄苞芭蕉对于海拔、气候、郁闭度等严苛(yánkē)生存环境要求。黄苞芭蕉植株高大,叶形优美,在林下独特的生态环境中展现着别样(biéyàng)的生机。
正在开花(kāihuā)的黄苞芭蕉。
习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作为贵州重要(zhòngyào)的生态屏障,拥有复杂多样的地形(dìxíng)地貌和丰富的生态系统,为众多珍稀动植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此次发现黄苞芭蕉,也是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得到(dédào)有效保护的有力(yǒulì)证明。
黄苞芭蕉的发现,丰富了贵州水果资源植物物种库(kù),为未来(wèilái)深入开发水果资源提供更多的种质基因库。
保护区管理部门将联合相关科研团队,继续加大对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他生物(shēngwù)资源的监测与研究(yánjiū)力度,深入了解这些物种的生态习性和(hé)分布规律,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策略。
贵州(guìzhōu)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剑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